三个养生要点,助您平稳度过“多事之秋”

日期:2024-09-19  点击数:

立秋过后,雨水渐少,物候干燥,昼热夜凉,天气冷暖多变,人体一时难以适应,稍有不慎,极易旧病复发或引发疾病。因此,入秋后必须注意防病保健,只要多加防范,就能平稳度过“多事之秋”。


         预防感冒,拒绝秋燥

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转向降温的转折期,此后湿气逐渐减弱,转向干热,“桑拿天”逐渐减少。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,炎夏的余热未消,“秋老虎”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。这段时间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,老年人及体弱者易受凉风,引发感冒、咳嗽、头痛等疾病。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、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,若不注意天气变化,防寒保暖,一旦受凉感冒,极易导致旧病复发。

        谨防秋季腹泻

夏日酷暑难耐,大量进食冷饮、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,但易使肠胃抗病能力有所下降,若入秋后再大量进食瓜果,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,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,腹泻、下痢、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。此时,要严格把好“进口关”,养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,尤其注意腹部保暖。

        血压波动调整用药

炎炎夏日,不少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后看到血压下降,或担心降压药物有不良反应,常常会选择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。90%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,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,入秋后天气变凉,皮下组织血管收缩,周围血管阻力增大,血压变化明显,血管收缩直接影响血液供应,容易诱发心绞痛等有关心脑血管疾患。因此,老年高血压患者务必重视血压的监测和管理,遵医嘱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,并注意先兆症状,如发现突然眩晕、剧烈头痛、视物不清、肢体麻木等,应及时送医院治疗,以防发生意外。



[返回顶部] [返回上一页]


首页| 收藏| 联系方式| 管理入口